在法治社会的大框架下,每一份合法权益都应得到公正的维护,每一份辛勤的劳动都应得到应有的回报。近日,绥阳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处理了一起用工合同纠纷案件,有力地保障了申请执行人苏某某及其工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的权威与温度。
纠纷缘起:久拖未决的工钱之困
故事要从申请执行人苏某某与被执行人张某某之间的用工合同说起。2023年11月份张某某承树木采伐工作,张某某承包后又转包隔离苏某某,2024年12月23日苏某某完成了采伐任务,但张某某一直未支付约定的费用,无奈之下,苏某某只能寻求法律的帮助,向绥阳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决张某某支付所欠工钱。然而,判决生效后,张某某依然没有主动履行义务,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苏某某不得不向绥阳人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受阻:被执行人的逃避伎俩
绥阳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接到苏某某的执行申请后,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执行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李法官负责此案。执行小组第一时间向张某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要求他限期履行支付义务,并如实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
然而,张某某并没有把法院的法律文书当回事,他采取了一系列逃避执行的手段。他不仅拒绝接听法院执行人员的电话,还故意躲避执行人员的查找。执行人员多次到张某某的住所和工作场所寻找他,但都扑了个空。张某某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让执行工作陷入了困境。
为了查明张某某的财产状况,执行小组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他的银行账户、车辆、房产等进行了全面查询。结果发现,张某某名下的银行账户几乎没有存款,车辆和房产也都已经被抵押或转移。这更加证实了张某某故意逃避执行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执行小组并没有气馁,他们决定加大执行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李法官带领执行人员深入调查张某某的社会关系和活动轨迹,了解到他经常驾驶一辆汽车外出。于是,执行小组决定对张某某的车辆进行监控,寻找执行突破口。
硬核执行:强制搜查与车辆扣押
经过连续多日的蹲守和监控,执行小组终于发现了张某某的车辆。一天,当张某某驾车行驶到一个路口时,执行人员果断出击,将其拦截。李法官向张某某表明了身份,并再次要求他履行支付义务。然而,张某某依然态度嚣张,拒不配合。
为了查明张某某是否隐藏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李法官依法对张某某的车辆进行了强制搜查。在搜查过程中,执行人员在车辆的副驾驶车座上发现了一个装有现金的手包。经清点,袋子里有现金一万元。这一发现让执行人员感到十分振奋,也让张某某的嚣张气焰顿时消失了。
李法官当场对张某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告知他逃避执行是一种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李法官依法对张某某的车辆进行了扣押,并将其带回法院。在法院里,张某某看到执行人员坚定的态度和严格的执法程序,心理防线逐渐崩溃。
释法析理:促成当场给付与后续承诺
为了让张某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李法官对他进行了耐心的释法析理。李法官向张某某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劳动报酬支付和强制执行的规定,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李法官还向张某某讲述了一些类似案件的处理结果,让他了解到逃避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通过李法官的耐心讲解,张某某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在李法官的调解下,张某某表示愿意当场支付一半的欠款。他从自己携带的现金中拿出了一部分,加上车辆里发现的一万元,当场支付给了苏某某。苏某某接过钱后,激动地说:“感谢法院,感谢李法官,你们为我们工人讨回了公道。”
对于剩余的欠款,张某某承诺在年末前给付完毕,并签订了还款协议。为了确保张某某能够按时履行还款义务,法院还对他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如果张某某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依法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司法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
绥阳人民法院执行局将以这起案件为契机,持续推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水平和能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