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走在前列】以法为桥 护佑少年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5-28 19:39:26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绥阳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以“公众开放日”活动为抓手,创新“请进来”研学模式,将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通过“机制化共建”“案例化教学”“沉浸式体验”三大路径,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构建起院校协同、全员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一、以“法治副校长”为纽带构建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绥阳法院在辖区内各个学校全面设置了法治副校长,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法治教育的法官担任此职。这一举措建立了法院与学校之间的固定联系机制,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法治副校长们定期与学校沟通交流,了解学校的法治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不同特点和学生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法治教育计划,确保法治教育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二、以“实践创新”为驱动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性。法治副校长们定期走进课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活动。结合真实案例和未成年人身边常见的法律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互动问答、模拟法庭等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内容,让法治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课后,通过积极征集反馈意见,持续优化院校共建机制。与校方共同研讨法治教育创新策略,深入探索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以此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学法、守法、用法,逐步培育他们的法治思维与法治观念,让法治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三、以“公众开放日”为依托打造沉浸式法治研学平台。打破传统法治教育模式,将“公众开放日”打造为未成年人法治实践的“第二课堂”。通过“全流程司法体验”,邀请学生走进法院,参观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等场所,了解法院的工作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职能作用。安排学生旁听真实案件庭审,并开展“小小法官”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审理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件中,直观感受法律权威与司法公正。


 
 

 

关闭窗口